电脑开机自检时出现问题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英文短句,短句中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信息,读懂这些信息可以自己解决一些小问题,可是这些英文难倒了一部分朋友,下面是一些常见的BIOS短句的解释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。 ...1 O) T& R# o% C5 _& \2 O; C4 \3 L
开机自检时出现问题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英文短句,短句中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信息,读懂这些信息可以自己解决一些小问题,可是这些英文难倒了一部分朋友,下面是一些常见的BIOS短句的解释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。7 v4 C" Q$ s* {) N# b, e
8 T% y; t- h) j/ h+ d" B 1.CMOS battery failed
5 C+ ^% F' B0 U4 H3 ~6 {
( T5 p1 F( a! F c3 | 中文:CMOS电池失效。
. Z; R7 N" L' R: {4 @! Q. y0 V+ P( o$ [$ C' o
解释:这说明CMOS电池已经快没电了,只要更换新的电池即可。" o O1 ]+ W' A9 y- W' d$ @6 K# |( b
& X, x2 K: G8 R. \7 W$ _! H8 w 2.CMOS check sum error-Defaults loaded F1 Q! o, }* V& e$ P$ z4 L, T
& k1 g% G& f2 z6 g0 \2 ~
中文:CMOS执行全部检查时发现错误,要载入系统预设值。0 T' T8 X# \, k
0 {' k i6 O: |0 ?+ o 解释:一般来说出现这句话都是说电池快没电了,可以先换个电池试试,如果问题还是没有解决,那么说明CMOS RAM可能有问题,如果没过一年就到经销商处换一块主板,过了一年就让经销商送回生产厂家修一下吧!) D, V9 F7 q; d. d. |
- y- B6 b+ G' G 3.Press ESC to skip memory test: Y$ w7 j' x3 l+ N
9 R) F; H' g8 h/ U8 T
中文:正在进行内存检查,可按ESC键跳过。 V+ G& F. m1 |
; L) `" ]) l( l+ Q( e) f" b+ M
解释:这是因为在CMOS内没有设定跳过存储器的第二、三、四次测试,开机就会执行四次内存测试,当然你也可以按ESC键结束内存检查,不过每次都要这样太麻烦了,你可以进入COMS设置后选择BIOS FEATURS SETUP,将其中的Quick Power On Self Test设为Enabled,储存后重新启动即可。! [/ N- i) P/ H; j i
# V. I" ~8 I/ @8 ~1 g 4.Keyboard error or no keyboard present7 w& `: _/ o- g! V" b6 H2 b- \
" [$ ]: k3 | T" D V* B# L* F" x
中文:键盘错误或者未接键盘。% }1 t$ e% v, L! _
( I0 C/ P0 V0 q! V9 U( Z
解释:检查一下键盘的连线是否松动或者损坏。9 Z* I* i- ~" d% [: w
1 C% R6 ]) o* C& n3 T. d2 O 5.Hard disk install failure
, d5 _& z( B! u, j8 J; m# \ n* n8 O( G! w/ s
中文:硬盘安装失败。5 B5 h% g6 ?( N* Z8 Y
" Y! Z5 }: J/ Z$ n& I- [ 解释:这是因为硬盘的电源线或数据线可能未接好或者硬盘跳线设置不当。你可以检查一下硬盘的各根连线是否插好,看看同一根数据线上的两个硬盘的跳线的设置是否一样,如果一样,只要将两个硬盘的跳线设置的不一样即可(一个设为Master,另一个设为Slave)。/ x( T2 J9 A$ V8 w H& U7 s0 `. Y+ l
2 [/ `& y; k' S$ r! d+ @& H
6.Secondary slave hard fail' `, S1 R; F- L3 T' g1 \ J$ _
7 Y9 i, z8 t6 O* u/ ~# g) o/ Q& v% E
中文:检测从盘失败
' y* D5 s; {( m, K* a5 w4 c7 |% K2 ~0 _! `" i% D
解释:可能是CMOS设置不当,比如说没有从盘但在CMOS里设为有从盘,那么就会出现错误,这时可以进入COMS设置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进行硬盘自动侦测。也可能是硬盘的电源线、数据线可能未接好或者硬盘跳线设置不当,解决方法参照第5条。: c# A M6 C. `/ @. d8 F; H
( x4 i1 U8 M1 I" n 7.Floppy Disk(s) fail或Floppy Disk(s) fail(80)或Floppy Disk(s) fail(40)
4 r1 J% \5 t3 o e2 [% @: c- |; s1 p/ U" ^9 A
中文:无法驱动软盘驱动器。4 o2 ]% t+ F2 Q+ V( l# b
# | ^8 U# y0 M: }5 k' C/ K
解释:系统提示找不到软驱,看看软驱的电源线和数据线有没有松动或者是接错,或者是把软驱放到另一台机子上试一试,如果这些都不行,那么只好再买一个了,好在软驱还不贵。% c5 P& l# Z) |" }( B* C: T$ c
- I" N: \/ z6 r M 8.Hard disk(s) diagnosis fail `- [+ @4 c8 N7 p, l+ u: S
! @/ D8 n, }/ @2 I4 _; b
中文:执行硬盘诊断时发生错误。
$ P# ~9 {1 S# M: l. m; C0 z- _0 U" p
解释:出现这个问题一般就是说硬盘本身出现故障了,你可以把硬盘放到另一台机子上试一试,如果问题还是没有解决,只能去修一下了。& k* N. j. `4 K
2 ~' M1 W6 L9 N* |4 U. | 9.Memory test fail. l: e3 }8 N' b5 L
' n# J. v4 v0 r, @4 }( r 中文:内存检测失败。" J! Z; g- M% S4 Y
& W2 t( m$ I$ K 解释:重新插拔一下内存条,看看是否能解决,出现这种问题一般是因为内存条互相不兼容,去换一条吧!2 d4 V1 `" V' m- y- s7 i8 ^( g9 z
5 m" X+ W* v8 l$ l8 [* ?
10.Override enable-Defaults loaded
' ~& J; ^+ r3 ?0 B: M: c' v& ^" m/ m6 Q" B
中文:当前CMOS设定无法启动系统,载入BIOS中的预设值以便启动系统。8 @) } C" \ q" [% _ r
% i- E! s8 x: Z, S, P% v) T& B 解释:一般是在COMS内的设定出现错误,只要进入COMS设置选择LOAD SETUP DEFAULTS载入系统原来的设定值然后重新启动即[font=Tahoma, 'Microsoft Yahei', Simsun]开机自检时出现问题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英文短句,短句中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信息,读懂这些信息可以自己解决一些小问题,可是这些英文难倒了一部分朋友,下面是一些常见的BIOS短句的解释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。 ...2 G0 d9 u, Y; o, n& A- Z# R* F% r- |8 Y
开机自检时出现问题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英文短句,短句中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信息,读懂这些信息可以自己解决一些小问题,可是这些英文难倒了一部分朋友,下面是一些常见的BIOS短句的解释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。
$ l/ e4 p( D: Y3 y! b1 |( Q1 b" e6 n1 K S
1.CMOS battery failed- f' d( j8 j$ T1 x, W' S
& I) q \/ B7 C5 s) L
中文:CMOS电池失效。: |. ]( b! y1 V$ v% Q# M9 l3 ]7 z! t
$ ~9 ~9 g3 ~. p/ a) @7 Y: N+ l
解释:这说明CMOS电池已经快没电了,只要更换新的电池即可。
0 K5 R% J# K7 P
0 q0 X) g K- B 2.CMOS check sum error-Defaults loaded5 M" N8 v$ o* T2 p8 o9 l- O
& M6 e( }3 `2 {# D, v, \" u 中文:CMOS执行全部检查时发现错误,要载入系统预设值。
$ V6 d& `/ ~; [9 v! `, ~' J( O: Q# t1 ~+ d
解释:一般来说出现这句话都是说电池快没电了,可以先换个电池试试,如果问题还是没有解决,那么说明CMOS RAM可能有问题,如果没过一年就到经销商处换一块主板,过了一年就让经销商送回生产厂家修一下吧!/ }1 @! {; Y. e; `) I2 _% i7 v. [
5 b `5 |, i/ z9 F* C6 @
3.Press ESC to skip memory test
% \7 W/ j Q6 n# W6 L9 f4 H& b' e' L: z0 T' A* `- g ?' A
中文:正在进行内存检查,可按ESC键跳过。/ f9 n/ @& l2 l$ v* V9 h. [1 t# H T: Z
# M& D9 q6 ]' d2 n# n7 k: J7 s 解释:这是因为在CMOS内没有设定跳过存储器的第二、三、四次测试,开机就会执行四次内存测试,当然你也可以按ESC键结束内存检查,不过每次都要这样太麻烦了,你可以进入COMS设置后选择BIOS FEATURS SETUP,将其中的Quick Power On Self Test设为Enabled,储存后重新启动即可。
/ Y J8 l. g) J' t4 j/ F1 N" @, u- o. X) ~9 X2 d% a
4.Keyboard error or no keyboard present- H$ C. r5 O0 A L
& I% ^# g8 F1 [ L) H& O
中文:键盘错误或者未接键盘。0 R( z6 E" G E* T& b* r# X$ a+ F
! r$ _1 z# ?3 r. T 解释:检查一下键盘的连线是否松动或者损坏。/ L( A1 H6 B6 A* D
: R, e: j8 |4 z, H& e& w 5.Hard disk install failure
9 f5 }7 `2 X8 m+ [& w+ T) a+ Q5 |/ Q# g5 k
中文:硬盘安装失败。7 Z d; W( t# \. q
& a2 t8 W8 H# Q, ]& R6 ~! ?# b 解释:这是因为硬盘的电源线或数据线可能未接好或者硬盘跳线设置不当。你可以检查一下硬盘的各根连线是否插好,看看同一根数据线上的两个硬盘的跳线的设置是否一样,如果一样,只要将两个硬盘的跳线设置的不一样即可(一个设为Master,另一个设为Slave)。
' }! Q! X8 v, h- x5 H( ^. [4 I+ I4 f" Q; v9 n
6.Secondary slave hard fail- T2 {* B+ `$ w) y7 _( Q* n
6 D8 b/ A: L7 j8 E' p& [) `$ e% X, B 中文:检测从盘失败+ I0 s) p" n( M$ B: G' K
4 \# q' H& k: A6 G6 P. `/ C 解释:可能是CMOS设置不当,比如说没有从盘但在CMOS里设为有从盘,那么就会出现错误,这时可以进入COMS设置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进行硬盘自动侦测。也可能是硬盘的电源线、数据线可能未接好或者硬盘跳线设置不当,解决方法参照第5条。% s: W/ Q- `2 {& u
& B& k4 \8 @( f
7.Floppy Disk(s) fail或Floppy Disk(s) fail(80)或Floppy Disk(s) fail(40)2 ~- `; c! i2 {9 R+ Y: N
; U3 i( Z$ Y9 N
中文:无法驱动软盘驱动器。
7 j* z) c# Y# c2 @8 s% x r: z# ? n
$ K# d( I5 B4 J& Y' G 解释:系统提示找不到软驱,看看软驱的电源线和数据线有没有松动或者是接错,或者是把软驱放到另一台机子上试一试,如果这些都不行,那么只好再买一个了,好在软驱还不贵。( X1 A9 U" C6 O8 W+ A' X! u
( a" ^3 M! q8 i/ ~0 U
8.Hard disk(s) diagnosis fail
; Q% b" m# N9 {: b9 ^6 k. V, r& u r" D# A
中文:执行硬盘诊断时发生错误。, J* \0 P0 Q. {- S$ T9 a
0 B4 `; U$ b5 {, l$ U6 a: G0 c' p- h
解释:出现这个问题一般就是说硬盘本身出现故障了,你可以把硬盘放到另一台机子上试一试,如果问题还是没有解决,只能去修一下了。1 h! @- }1 T4 Q, x6 c% k1 a
8 R2 J8 ^! J' p! x. L8 m6 k, d
9.Memory test fail
c9 e6 T# f: t* K! r4 Z+ J- R5 f4 N4 C
中文:内存检测失败。! P5 D5 X$ S9 P; W9 ?" |6 ?2 U
p1 a% C9 d$ }* G$ H3 Z, J+ ~ 解释:重新插拔一下内存条,看看是否能解决,出现这种问题一般是因为内存条互相不兼容,去换一条吧!
5 D4 j+ m0 {/ x9 z: w, g
% ?+ y* D2 O- I7 Z 10.Override enable-Defaults loaded! }9 R5 O5 V0 t. l3 u/ Y+ X$ J5 T
6 e3 Q0 p) {# i7 z( f5 Y# @% T 中文:当前CMOS设定无法启动系统,载入BIOS中的预设值以便启动系统。' }/ S, c. A/ `5 `' Y3 f8 z v- r
g( M; n1 B8 y- e3 [+ H
解释:一般是在COMS内的设定出现错误,只要进入COMS设置选择LOAD SETUP DEFAULTS载入系统原来的设定值然后重新启动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