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互动吧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3|回复: 0

很多失业的35岁左右,it行业人员,已经不想找工作了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昨天 18:2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前几天,一个37岁的运维老哥在微信上跟我说:“不找了,先歇半年再说。”

他去年11月被裁,拿了N+1,起初还信心满满地改简历、刷面试题。结果四个月下来,不是被嫌弃年龄大,就是被质疑“技术栈太传统”。最离谱的一次,面试官是个95后,问他:“您这个年纪还写代码吗?”

他苦笑:“我家孩子都说,爸爸现在的主要工作是面试。”

这不是个例。我身边至少五六个35岁左右的IT朋友,在求职受挫后选择了“暂停”。不是不想工作,而是求职市场的残酷让他们不得不停下来。

35岁的IT人,去哪了?

当猎头不再热情、招聘需求明确写着“35岁以下”、面试官对你的“经验丰富”视而不见时,很多IT人发现,自己突然成了职场里的“大龄青年”。

尤其运维这一行,情况更微妙。我们这代人,亲历了运维从“人肉操作”到自动化、云原生的全过程。我们熟悉物理机,也精通K8s;写过Shell,也玩转Ansible。但在一些年轻HR眼里,“35岁做运维”约等于“还在用Windows XP”。

一个做SRE的朋友说得实在:“35岁前,我是‘资深工程师’;35岁后,我成了‘年龄偏大’。”

不是不想找,是找不起了

表面看,他们是“不想找工作”。实际上,是投入产出比实在太低。

一个月投出几百份简历,换来三五个面试,最后一轮游。准备一次面试要刷LeetCode、熟悉公司业务、准备八股文,结果可能因为“文化匹配度不够”就被拒。

“面一次试就像打一场仗,”另一个朋友形容,“准备两周,面试两小时,等消息一周,然后没下文。这时间我陪孩子去趟动物园不好吗?”

他们有积蓄(至少能撑一阵)、有家庭责任、也有清晰的自我认知。当求职的精神内耗远超工作本身,暂停就成了理性选择。

运维人的中场休息,不是躺平

观察我这些“暂停”的朋友,发现他们其实都没闲着:

    老A在系统学习云原生安全,准备考个CKS

    老B接了个旧系统迁移的私活,时间自由

    老C干脆报了个班,学起了烹饪

    最猛的是老D,带着全家环中国自驾去了:“先实现小时候的梦想,回来再想下一步”

这更像是一种“战略性暂停”——在跑了十几年马拉松后,停下来重新看地图,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跑错了赛道。

对我们这些35+的运维来说,技术自信还在,只是不想再“贱卖”自己。我们懂网络、懂系统、懂架构、能救火、能背锅——这些能力不会因为年龄而贬值,只是需要找到新的兑现方式。

下半场,换个活法

如果你也在“暂停”中,或是考虑暂停,几个建议供参考:

技能升级:运维的护城河从来不是会多少工具,而是对系统的深度理解。花时间钻研底层原理,学习架构设计,这些才是年龄带不走的价值。

副业试探:利用运维的全面性,尝试做技术咨询、写技术文章、做培训。不一定马上变现,但多个收入渠道就多份安全感。

接受降维:如果一线城市压力大,不妨看看二三线机会。很多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,正需要大厂出来的运维经验。

调整重心:人生不只有代码。把更多时间留给家庭、健康和个人兴趣,可能会发现“失业”其实是转机。

我那个自驾游的朋友说得好:“前半生为生存努力,后半生想为生活试试。”

35岁在IT行业或许“老了”,但在人生长河里,这只是一个逗号,远不是句号。

停下来不可怕,可怕的是在不该停的地方一直狂奔。运维工程师最懂得——系统高负载时要优雅降级,人生也一样。

与其在不匹配的岗位上消耗自己,不如主动按下暂停键,重新规划路线。

毕竟,最好的故障恢复,是预防。而最好的人生规划,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。

致敬所有在“中场休息”中思考下一步的运维老哥们——我们不是不想工作,只是在准备更漂亮的回归。 @爱踢人生sre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我们|手机版|小黑屋|Archiver|电脑互动吧 ( 浙ICP备13037409号 )

浙公网安备 33032402001025号

GMT+8, 2025-10-29 06:57 , Processed in 0.051499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